再到江南(苏州)

这一次江南之行,主要是陪父母出来逛一逛。他们这一辈人很少出远门,除了 2019 年来北京玩了几天,也就没出过湖北了。一直想带他们出门看一看,数了数自己的调休和年假,算上周末正好够带他们出来小逛一圈。

第一站苏州
父母从襄阳出发, 我从北京出发,比他们早一小时到达苏州北站。
suzhou

依然入住观前街酒店,这个地方在市中心的地铁站边上,去哪里都很方便。
在酒店稍作休息后,在穿过观前街,到平江路逛了一圈。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城老街,是苏州传统的水乡风貌,沿街小桥流水,灰瓦白墙。主街人头攒动,繁华热闹,小巷里则宁静淡泊,历史氛围浓厚。

点了三杯”养生奶茶”

苏州的小吃依然是贵的。几个小点心,差不多40块钱了。

第二天跟团游。提前报了个小旅游团,一个团六七个, 十来个人,主要是包车包讲解,不用担心交通的问题。行程是 留园 -> 虎丘 -> 寒山寺 -> 七里山塘。

留园、拙政园、颐和园、避暑山庄统称为 “四大名园”,留园和拙政园就隔一条街,选留园主要是因为现在留园的山茶花开得正当时。

古木交柯

另外,留园中有一块奇石, 冠云峰,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, 是中国园林奇石之首。它正看像一个 “寿” 字,希望父母能也能够长寿。

东坡先生说,”到苏州不游虎丘,乃憾事也” 。

虎丘,称为 “吴中第一山” ,别名 “海涌”, 有说远古时苏州还是一片海,而虎丘则是海上的一片小山峰。我则觉得好奇,古人又没有现代人的科学观,是如何知道苏州远古时是一片汪洋的。我想也有可能是说,苏州是一块平地,唯一的一处高地则是虎丘,像平静的海面涌起的一片海浪,所以叫它海涌。

说虎丘是 “山”, 或许叫它 “坡” 更为合适 – 海拔30多米,从山脚爬上山顶最多十五分钟而已。但苏州确实是一片平地,将唯一一块突起的坡地叫做 “山”, 也无可厚非吧。

别处都是在山中建寺,而虎丘则是山在寺中。”虎阜禅寺” 为康熙帝御笔,虎丘寺从宋朝就叫云岩寺,自此,云岩寺和虎阜禅寺两名并用。同样,杭州灵隐寺也由于康熙帝题名“云林禅寺”而两名并用。

寒山寺近自不必多说,千古名寺,因 张继的 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 而为世人所知。当然,张继也因此诗此寺而留名千古。苏州无山,寒山自然不是指山,而是指 “寒山” 和尚。寺中奉有 寒山、拾得 两位高僧。
然后我在考证时,得到的资料是 寒山寺 原名 “普明禅院” , 在大明正德年间才称寒山寺。寒山和尚没有正式进入哪所寺庙剃度,在寒山来到苏州之前,苏州城外就存在了一座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(502-519),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的寺庙,即寒山寺的前身。《吴郡志》载:“普明禅院即枫桥寺也,在吴县西十里,旧枫桥妙利普明塔院也。” 而唐朝那个考场失意的书生张继说的寒山寺,又是什么情况呢?

枫桥

寒山寺另一个有名的典故,则是寒山与拾得和尚的经典对话《寒山问拾得》。
寒山问拾得曰:”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、如何处治乎?“
拾得曰:”只是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你且看他。“。
佛门弟子认为他们是文殊、普贤菩萨转世,民间奉为 ”和合二仙“ ,相传,拾得后来离开了寒山寺,东渡日本,在日本建拾得寺,与寒山寺成为姊妹寺。
“合和二仙”是中国传统典型的象征形象,保佑家庭和合,婚姻美满。

苏州还是很宠游客的。粉色的佛塔,这里还是第一处。

大雄宝殿屋脊上的雕塑,也是很有趣了。

七里山塘,为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建造,所以山塘街又称“白公堤”,始建于825年,已有千余年的历史,从虎丘山门到山塘街沿线分布着七座形态各异的狸猫雕塑,所以也叫“七狸山塘”。

傍晚时来到山塘街,可能是去的方式不对,网上说山塘街也是小桥流水人家,我们看到的尽是商铺,人满为患,只好快速通过, 回酒店休息罢了。下回有时间再来好好探索一番吧。

关于次日的行程,是去周庄、同里,还是南浔,犹豫了好一会儿, 最终还是选择了去同里。因为另两处我都不熟悉,没办法带父母好好逛,而同里内的景点我还算熟悉。
坐地铁4号线,终点站是同里站,再转免费的智能公交,才到同里景区。
次日一早退房直接去了同里。门票100,母亲60岁以上半票, 父亲持退伍军人优待证免票,景区里有三四个园林也都包含在门票里面了,物超所值。

嘉荫堂的玉兰,开得正盛。

另, 苏州的名菜,松鼠桂鱼,甜口,半酥半软,真的吃不习惯。

两次来苏州,都没能去成苏州博物馆,等下回吧。


作业: